![]() 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属于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养殖盒本体、堆叠机构、并联机构和启闭机构,所述养殖盒本体由底板、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边的两个侧板、设置在底板前侧边的前挡板和设置在底板后侧边的尾板拼接而成,所述养殖盒本体内设有养殖腔,所述底板呈内凹的四面锥形,所述底板的顶点处设有排污口,两个所述侧板的上边沿对称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缺口,所述堆叠机构能够使两个养殖盒本体上下正对地堆叠在一起,所述并联机构能够使两个养殖盒本体左右平齐的并联在一起,所述启闭机构设置在底板的下侧面上,所述启闭机构能够单独启闭排污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每个养殖盒单独排污,操作简单。 公开号:CN214339472U 申请号:CN202120326199.2U 申请日:2021-02-04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付万冬;季建;廖妙飞 申请人:Zhejiang Marin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IPC主号:A01K63-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 [n0002] 传统水产养殖在指定水域中养殖,随着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得养殖水域的水体质量不断恶化,养殖产量逐年降低,而且精准捕捞的难度越来越大,养殖成本不断升高。 [n0003] 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种箱式养殖方法,利用堆叠在一起的养殖盒进行分散养殖。在每一层养殖盒上水平架设有排污管,上一层养殖盒的排污口通过连通管与排污管连通,将养殖腔内的排泄物排出至排污管内,排污管和连通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由于连通管的数量较多,安装较为麻烦;此外,如果排污管内堵塞,需要拆开进行疏通,不然会导致污水反流入养殖腔内,影响养殖腔内的水体。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能够对每个养殖盒单独排污,操作简单。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n0006] 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包括养殖盒本体,所述养殖盒本体由底板、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边的两个侧板、设置在底板前侧边的前挡板和设置在底板后侧边的尾板拼接而成,所述养殖盒本体内设有养殖腔,所述底板呈内凹的四面锥形,所述底板的顶点处设有排污口,两个所述侧板的上边沿对称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缺口; [n0007] 堆叠机构,所述堆叠机构设置在养殖盒本体的上下侧,所述堆叠机构能够使两个养殖盒本体上下正对地堆叠在一起; [n0008] 并联机构,所述并联机构设置在养殖盒本体的左右侧,所述并联机构能够使两个养殖盒本体左右平齐的并联在一起; [n0009] 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设置在底板的下侧面上,所述启闭机构能够单独启闭排污口。 [n0010] 上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堆叠机构包括: [n0011] 两个围板,两个所述围板分别固设在两个侧板的上边沿上,所述半圆形缺口的上端贯穿相对应的围板,所述围板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盲孔,位于围板正下方的底板下侧面固设有若干个限位块,若干个所述限位块和若干个盲孔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与相对应的盲孔相匹配。 [n0012] 上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并联机构包括: [n0013] 两个方管,两个所述方管竖直固设在其中一个侧板的外侧,所述方管的下端设有封板,所述方管远离侧板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滑槽孔; [n0014] 两个插条,两个所述插条分别通过滑块竖直固设在另一个侧板的外侧,两个所述插条和两个方管一一对应,所述插条与相对应的方管相匹配。 [n0015] 上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启闭机构包括: [n0016]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水平固设在底板的下侧面上,所述固定块位于排污口的正下方,所述固定块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贯通固定块的前侧面,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位于排污口的正下方; [n0017] 封堵块,所述封堵块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封堵块的后侧面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内设有复位弹簧; [n0018] 封堵气囊,所述封堵气囊固设在封堵块的上侧面上,所述封堵气囊通过软管和弹性气囊相连通,当弹性气囊接触凹槽的后侧面时,所述封堵气囊位于排污口的正下方; [n0019] 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固定块上,当封堵气囊将排污口的下端堵住时,所述固定结构能够将封堵块固定在当前位置。 [n0020] 上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n0021] 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开设在固定块下侧面的前部,所述内螺纹孔的上端延伸至凹槽内; [n0022] 蝶形螺栓,所述蝶形螺栓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孔内,转动蝶形螺栓,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蝶形螺栓的上端与封堵块的下侧面相接触。 [n0023] 上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尾板的外侧固设有增氧管,所述增氧管的下端通过氧气孔与养殖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增氧管的上端通过软管与增氧设备相连。 [n0024] 上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前挡板的上侧边和两个侧板的前侧边之间形成有前侧口,所述前侧口的边沿铰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投料孔,所述投料孔的边沿铰接有第二盖板。 [n0025] 上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中,所述尾板的外侧设有进水管和溢流管,所述尾板的底部设有进水孔,所述尾板的上部设有溢流孔,所述进水管的下端通过进水孔与养殖腔相连通,所述溢流管的上端通过溢流孔与养殖腔相连通,所述溢流管的下端位于进水管上端的正下方。 [n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n0027] 1、左右两个养殖盒本体通过并联机构并联在一起,上下两个养殖盒本体通过堆叠机构堆叠在一起,最终形成立体的养殖盒,拆装方便;向每一个养殖盒本体内注水,然后放入水产品,通过水管向最上层养殖盒本体的进水管持续进水,当最上层养殖腔内的水位上升至溢流孔处,然后通过溢流管流入下一层养殖盒本体的进水管内,进水管内的水通过进水孔流入养殖腔的底部,形成底部潜流,最终循环更换每一层养殖盒本体内的水体,改善每个养殖腔内的水体质量,提高养殖产量; [n0028] 2、由于水产品在养殖腔内进行新陈代谢,产生的排泄物下沉至底板上,由于上一层的溢流管不断地向下层的进水管内进水,水通过进水孔冲击养殖腔的底部,将底板上的排泄物冲击至排污口内,当需要排放某一个养殖腔内的沉淀物时,通过启闭机构打开排污口,沉淀物和底部的污水通过排污口流入到下方的排污槽内,然后随着排污管排出,操作简单; [n0029] 3、由于排污槽和排污口没有固定连接,拆装方便,而且排污槽呈敞开式,方便观察排污槽内的情况,避免堵塞; [n0030] 4、将上一个的养殖盒本体的若干个限位块正对下一个养殖盒本体的若干个盲孔,然后下放上一个养殖盒本体,使上一个养殖盒本体的限位块插入到下一个养殖盒本体的盲孔内,形成可拆卸式的上下堆叠结构,操作简单; [n0031] 5、将两个养殖盒本体左右平行放置,抬起右侧的养殖盒本体,使该养殖盒本体左侧的两个插条插入左侧的养殖盒本体的两个方管内,当插条的下端接触封板时,两个养殖盒本体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形成可拆的左右并联结构,操作简单; [n0032] 6、向后滑动封堵块,使封堵块后侧面上的弹性气囊接触凹槽的后侧面,此时封堵气囊位于排污口的正下方且与排污口的下端还有一定的间隙,继续滑动封堵块,弹性气囊受压变形,将气体排出至封堵气囊内,复位弹簧受压收缩,封堵气囊充气变大接触并压紧排污口的下端,将排污口的下端开口封堵住,最后通过固定结构将封堵块固定在当前位置,避免封堵块滑动,影响排污口的封堵效果; [n0033] 7、初始状态,蝶形螺栓的上端远离封堵块,便于封堵块的前后滑动,当封堵气囊将排污口的下端开口堵住时,向上转动蝶形螺栓,使蝶形螺栓的上端接触并挤压封堵块的下侧面,将封堵块固定住,结构简单; [n0034] 8、启动增压设备,向增氧管内加氧气,氧气通过氧气孔流入养殖腔的底部,增加养殖腔内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养殖腔内的水体质量; [n0035] 9、第一盖板的设置可以避免养殖腔内的水产品从前侧口逃出,当需要投喂料时,可以打开第二盖板,从较小的投料孔进行投料;此外,投料孔还可以观察养殖腔的内部情况,还能避免水产品逃出; [n0036] 10、由于溢流管设置在养殖腔的外侧,增大了养殖腔的内部空间,同时避免养殖腔内存在死角,使沉淀物更加容易聚集到排污口内,便于快速清洁养殖腔,提高清洁效果。 [n003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n0038]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n0039]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n0040] 图4是图1中C-C处的剖视图; [n0041] 图5是图1中D-D处的剖视图; [n0042] 图6是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n0043] 图7是封堵气囊膨胀将排污口堵住时的结构示意图; [n0044] 图8是图7中F-F处的剖视图; [n0045] 图9是若干个本实用新型放置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n0046] 图10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n0047] 图11是实施列三的结构示意图。 [n0048] 图中:1、养殖盒本体;11、侧板;111、半圆形缺口;112、橡胶垫;113、围板;114、盲孔;12、尾板;121、进水孔;122、溢流孔;123、氧气孔;13、前挡板;14、底板;141、排污口;142、限位块;143、导流板;144、钢球;145、电磁铁;15、养殖腔;16、前侧口;161、第一盖板;162、投料孔;163、第一手指孔;164、第二盖板;165、第二手指孔;166、第一铰接轴;167、第二铰接轴;17、第一永磁铁;171、第二永磁铁;18、第三永磁铁;181、第四永磁铁;19、滑轨;191、第一限位板;192、第二限位板;2、方管;21、第一滑槽孔;22、封板;3、插条;31、滑条;4、进水管;5、溢流管;6、增氧管;7、固定块;71、凹槽;72、封堵块;721、弹性气囊;722、复位弹簧;723、第三手指孔;724、滑块;73、封堵气囊;74、内螺纹孔;741、蝶形螺母;75、第二滑槽孔;76、穿孔;8、排污槽;9、插闩。 [n0049]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n0050] 实施例一: [n0051] 如图1-9所示,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包括养殖盒本体1、进水管4、溢流管5、堆叠机构、并联机构和启闭机构。 [n0052] 所述养殖盒本体1由底板14、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边的两个侧板11、设置在底板14前侧边的前挡板13和设置在底板14后侧边的尾板12拼接而成,所述养殖盒本体1内设有养殖腔15,所述底板14呈内凹的四面锥形,所述底板14的顶点处设有排污口141,所述排污口141呈圆锥形,两个所述侧板11的上边沿对称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缺口111,两个所述半圆形缺口111内放置有排污槽8,所述排污槽8位于排污口141的正下方,所述排污槽8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优选地,所述排污槽8呈倾斜状态,所述排污槽8较低的一端处设有污水筒。 [n0053] 所述进水管4竖直固设在尾板12的外侧,所述尾板12下侧的中部开设有进水孔121,所述进水管4的下端通过进水孔121 与养殖腔15的底部相连通。 [n0054]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4的上端呈外扩喇叭状。 [n0055] 所述溢流管5倾斜设置在尾板12的外侧,搜书尾板12的上侧开设有溢流孔122,所述溢流管5的上端通过溢流孔122与养殖腔15相连通,所述溢流管5的下端位于进水管4的正下方。所述堆叠机构设置在养殖盒本体1的上下侧,所述堆叠机构能够使两个养殖盒本体1上下正对的堆叠在一起。 [n0056] 所述并联机构设置在养殖盒本体1的左右侧,所述并联机构能够使两个养殖盒本体1左右平齐的并联在一起。 [n0057] 所述启闭机构设置在底板14的下侧面上,所述启闭机构能够单独启闭排污口141。 [n0058] 左右两个养殖盒本体1通过并联机构并联在一起,上下两个养殖盒本体1通过堆叠机构堆叠在一起,最终形成立体的养殖盒,拆装方便;向每一个养殖盒本体1内注水,然后放入水产品,通过水管向最上层养殖盒本体1的进水管4持续进水,当最上层养殖腔15内的水位上升至溢流孔122处,然后通过溢流管5流入下一层养殖盒本体1的进水管4内,进水管4内的水通过进水孔121 流入养殖腔15的底部,形成底部潜流,最终循环更换每一层养殖盒本体1内的水体,改善每个养殖腔15内的水体质量,提高养殖产量。 [n0059] 由于水产品在养殖腔15内进行新陈代谢,产生的排泄物下沉至底板14上,由于上一层的溢流管5不断地向下层的进水管4 内进水,水通过进水孔121冲击养殖腔15的底部,将底板14上的排泄物冲击至排污口141内,当需要排放某一个养殖腔15内的沉淀物时,通过启闭机构打开排污口141,沉淀物和底部的污水通过排污口141流入到下方的排污槽8内,然后随着排污槽8排出,操作简单;此外,由于排污槽8和排污口141没有固定连接,拆装方便,而且排污槽8呈敞开式,方便观察排污槽8内的情况,避免堵塞。 [n0060] 优选地,所述底板14靠近尾板12的一侧设有两个导流板 143,两个所述导流板143呈八字形且开口朝向排污口141,两个所述导流板143均位于进水孔121的正下方。 [n0061] 进水管4内的水通过进水孔121排出至养殖腔15内,在两个导流板143的导向作用下,进水孔冲出的水能够将沉淀至底部的排泄物冲至排污口141内,避免沉淀物积聚在底板14上。 [n0062] 具体来说,所述堆叠机构包括两个围板113。 [n0063] 两个所述围板113分别固设在两个侧板11的上边沿上,所述半圆形缺口111的上端贯穿相对应的围板113,所述围板113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盲孔114,位于围板113正下方的底板 14下侧面固设有若干个限位块142,若干个所述限位块142和若干个盲孔114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142能够插入到相对应的盲孔114内。 [n0064] 将上一个的养殖盒本体1的若干个限位块142正对下一个养殖盒本体1的若干个盲孔114,然后下放上一个养殖盒本体1,使上一个养殖盒本体1的限位块142插入到下一个养殖盒本体1的盲孔114内,形成可拆卸式的上下堆叠结构,操作简单。 [n0065] 具体来说,所述并联机构包括两个方管2和两个插条3。 [n0066] 两个所述方管2竖直固设在其中一个侧板11的外侧,所述方管2的下端设有封板22,所述方管2远离侧板11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滑槽孔21。 [n0067] 两个所述插条3分别通过滑块31竖直固设在另一个侧板11 的外侧,两个所述插条3和两个方管2一一对应,所述插条3能够插入到相对应的方管2内。 [n0068] 将两个养殖盒本体1左右平行放置,抬起右侧养殖盒本体1,使该养殖盒本体1左侧的两个插条3插入左侧养殖盒本体1的两个方管2内,当插条3的下端接触封板22时,两个养殖盒本体1 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形成可拆的左右并联结构,操作简单。 [n0069] 具体来说,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固定块7、封堵块72、封堵气囊73和固定结构。 [n0070] 所述固定块7水平固设在底板14的下侧面上,所述固定块7 位于排污口141的正下方,所述固定块7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71,所述凹槽71贯通固定块7的前侧面,所述凹槽71的底部开设有穿孔76,所述穿孔76位于排污口141的正下方。 [n0071] 所述封堵块72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凹槽71内,所述封堵块72的后侧面设有弹性气囊721,所述弹性气囊721内设有复位弹簧722,所述复位弹簧722的伸缩方向和封堵块72的滑动方向一致。 [n0072] 优选地,所述凹槽7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滑槽孔 75,所述封堵块7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滑块724,两个所述滑块724和两个第二滑槽75一一对应,所述滑块724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二滑槽75内。 [n0073] 所述封堵气囊73固设在封堵块72的上侧面上,所述封堵气囊73通过软管和弹性气囊721相连通,当弹性气囊721接触凹槽 71的后侧面时,所述封堵气囊73位于排污口141的正下方。 [n0074] 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固定块7上,当封堵气囊73将排污口 141的下端堵住时,所述固定结构能够将封堵块72固定在当前位置。 [n0075] 初始状态,所述封堵气囊73远离排污口141的下端开口,向后滑动封堵块72,使封堵块72后侧面上的弹性气囊721接触凹槽71的后侧面,此时封堵气囊73位于排污口141的正下方,继续滑动封堵块72,弹性气囊721受压变形,将气体排出至封堵气囊73内,复位弹簧722受压收缩,封堵气囊73充气变大接触并压紧排污口141的下端,将排污口141的下端开口封堵住,最后通过固定结构将封堵块72固定在当前位置,避免封堵块72滑动,影响排污口141的封堵效果。 [n0076] 当需要打开排污口141时,打开固定结构,封堵块在复位弹簧722的作用下向前滑动,将封堵气囊73内的气体被抽回至弹性气囊721,使弹性气囊721恢复原状,封堵气囊73远离排污口141,操作简单。 [n0077] 优选地,所述封堵块的前侧设有第三手指孔723,第三手指孔723便于推拉封堵块72。 [n0078] 具体来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内螺纹孔74和蝶形螺栓741。 [n0079] 所述内螺纹孔74开设在固定块7下侧面的前部,所述内螺纹孔74的上端延伸至凹槽71内。 [n0080] 所述蝶形螺栓741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孔74内,转动蝶形螺栓 741,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蝶形螺栓741的上端与封堵块72的下侧面相接触。 [n0081] 初始状态,蝶形螺栓741的上端远离封堵块72,便于封堵块 72的前后滑动,当封堵气囊73将排污口141的下端开口堵住时,向上转动蝶形螺栓741,使蝶形螺栓741的上端接触并挤压封堵块72的下侧面,将封堵块72固定住,结构简单。 [n0082] 具体来说,所述尾板12的外侧固设有增氧管6,所述增氧管 6的下端通过氧气孔123与养殖腔1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增氧管 6的上端通过软管与增氧设备相连。 [n0083] 启动增压设备,向增氧管6内加氧气,氧气通过氧气孔123 流入养殖腔15的底部,增加养殖腔15内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养殖腔15内的水体质量。 [n0084] 具体来说,所述前挡板13的上侧边和两个侧板11的前侧边之间形成有前侧口16,所述前侧口16的左侧边沿通过第一铰接轴166铰接有第一盖板161,所述第一盖板161远离第一铰接轴 166的一侧设有第一永磁铁17,所述前侧口16的右侧边沿设有第二永磁铁171,当第一盖板161盖设在前侧口16上时,所述第一永磁铁17和第二用永磁铁171相接触,所述第一永磁铁17和第二永磁铁171的磁极相反,所述第一盖板161远离第一铰接轴166 的一侧设有第一手指孔163。 [n0085] 所述第一盖板161上开设有投料孔162,所述投料孔162的左侧边沿通过第二铰接轴167铰接有第二盖板164,所述第二盖板164远离第二铰接167的一侧设有第三永磁铁18,所述投料孔 162的右侧边沿设有第四永磁铁181,当第二盖板164盖设在投料孔162上时,所述第三永磁铁18和第四永磁铁181相接触,所述第三永磁铁18和第四永磁铁181的磁极相反,所述第二盖板164 远离第二铰接轴167的一侧设有第二手指孔165。 [n0086] 第一盖板161的设置可以避免养殖腔15内的水产品从前侧口 16逃出,当需要投喂料时,可以打开第二盖板164,从较小的投料孔162进行投料;此外,投料孔162还可以观察养殖腔15的内部情况,还能避免水产品逃出。 [n0087] 初始状态,在第一永磁铁17和第二永磁铁171的吸引力作用下,第一盖板161盖设在前侧口16上,避免第一盖板161和前侧口16之间存在间隙,使水产品逃出,当需要打开第一盖板161 时,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一手指孔163打开,在第三永磁铁18和第四永磁铁181的吸引力作用下,第二盖板164盖设在投料孔162 上,避免第二盖板164和投料孔162之间存在间隙,使水产品逃出,当需要打开第二盖板164时,操作者可以通过第二手指孔165 打开,安全可靠。 [n0088] 实施例二: [n0089] 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二取消了第二铰接轴167、第一手指孔163、第二手指孔 165、17、第一永磁铁17、第二永磁铁171、第三永磁铁18和第四永磁铁181,将第一盖板161的固定方式改为通过插闩9固定在前侧口16上,在投料孔的上下两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两个滑轨 19,两个所述滑轨19为类似角钢形状,所述第二盖板164滑动设置在两个滑轨19之间,所述投料孔16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板191和第二限位板192,当第二盖板164向左滑动,打开投料孔162时,所述第二盖板164的左侧边和第一限位板191相接触,当第二盖板164向右滑动,关闭投料孔162,所述第二盖板164的右侧边和第二限位板192相接触,所述第一限位板191 和第二限位板192能够限制第二盖板164的滑动范围,避免第二盖板164滑落。 [n0090] 实施例三: [n0091] 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三取消了固定块7和封堵块72等启闭结构,而在排污口 141内放置有钢球144,然后在底板14的外侧面设有电磁铁145,初始状态,钢球144位于排污口141的底部,将排污口141堵住,当需要打开排污口141时,启动电磁铁145,对钢球144产生吸引力,吸引钢球144偏离排污口141的底部,此时排污口141被打开,便于将排泄物排出,结构简单。 [n0092]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n009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盒本体(1),所述养殖盒本体(1)由底板(14)、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边的两个侧板(11)、设置在底板(14)前侧边的前挡板(13)和设置在底板(14)后侧边的尾板(12)拼接而成,所述养殖盒本体(1)内设有养殖腔(15),所述底板(14)呈内凹的四面锥形,所述底板(14)的顶点处设有排污口(141),两个所述侧板(11)的上边沿对称开设有两个半圆形缺口(111); 堆叠机构,所述堆叠机构设置在养殖盒本体(1)的上下侧,所述堆叠机构能够使两个养殖盒本体(1)上下正对地堆叠在一起; 并联机构,所述并联机构设置在养殖盒本体(1)的左右侧,所述并联机构能够使两个养殖盒本体(1)左右平齐的并联在一起; 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设置在底板(14)的下侧面上,所述启闭机构能够单独启闭排污口(141)。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机构包括: 两个围板(113),两个所述围板(113)分别固设在两个侧板(11)的上边沿上,所述半圆形缺口(111)的上端贯穿相对应的围板(113),所述围板(113)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盲孔(114),位于围板(113)正下方的底板(14)下侧面固设有若干个限位块(142),若干个所述限位块(142)和若干个盲孔(114)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142)与相对应的盲孔(114)相匹配。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机构包括: 两个方管(2),两个所述方管(2)竖直固设在其中一个侧板(11)的外侧,所述方管(2)的下端设有封板(22),所述方管(2)远离侧板(11)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滑槽孔(21); 两个插条(3),两个所述插条(3)分别通过滑块(31)竖直固设在另一个侧板(11)的外侧,两个所述插条(3)和两个方管(2)一一对应,所述插条(3)与相对应的方管(2)相匹配。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机构包括: 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水平固设在底板(14)的下侧面上,所述固定块(7)位于排污口(141)的正下方,所述固定块(7)的上侧面开设有凹槽(71),所述凹槽(71)贯通固定块(7)的前侧面,所述凹槽(71)的底部开设有穿孔(76),所述穿孔(76)位于排污口(141)的正下方; 封堵块(72),所述封堵块(72)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凹槽(71)内,所述封堵块(72)的后侧面设有弹性气囊(721),所述弹性气囊(721)内设有复位弹簧(722); 封堵气囊(73),所述封堵气囊(73)固设在封堵块(72)的上侧面上,所述封堵气囊(73)通过软管和弹性气囊(721)相连通,当弹性气囊(721)接触凹槽(71)的后侧面时,所述封堵气囊(73)位于排污口(141)的正下方; 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固定块(7)上,当封堵气囊(73)将排污口(141)的下端堵住时,所述固定结构能够将封堵块(72)固定在当前位置。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内螺纹孔(74),所述内螺纹孔(74)开设在固定块(7)下侧面的前部,所述内螺纹孔(74)的上端延伸至凹槽(71)内; 蝶形螺栓(741),所述蝶形螺栓(741)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孔(74)内,转动蝶形螺栓(741),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蝶形螺栓(741)的上端与封堵块(72)的下侧面相接触。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板(12)的外侧固设有增氧管(6),所述增氧管(6)的下端通过氧气孔(123)与养殖腔(15)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增氧管(6)的上端通过软管与增氧设备相连。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13)的上侧边和两个侧板(11)的前侧边之间形成有前侧口(16),所述前侧口(16)的边沿铰接有第一盖板(161),所述第一盖板(161)上开设有投料孔(162),所述投料孔(162)的边沿铰接有第二盖板(164)。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板(12)的外侧设有进水管(4)和溢流管(5),所述尾板(12)的底部设有进水孔(121),所述尾板(12)的上部设有溢流孔(122),所述进水管(4)的下端通过进水孔(121)与养殖腔(15)相连通,所述溢流管(5)的上端通过溢流孔(122)与养殖腔(15)相连通,所述溢流管(5)的下端位于进水管(4)上端的正下方。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9472U|2021-10-08|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 CN110559705B|2020-10-02|一种可移动调节的水处理装置 CN109169484B|2020-06-30|一种高密度养鱼粪便收集系统 CN210356139U|2020-04-21|一种分离流水养鱼废水中悬浮物的漏斗水渠 CN106719242A|2017-05-31|一种双室水产养殖鱼池 CN210445329U|2020-05-05|一种泥鳅孵化的育苗装置 CN107810901B|2020-07-21|一种饲料代谢采集用鱼缸 CN214282806U|2021-09-28|一种循环水立体养殖盒 KR101783299B1|2017-09-29|자동 포집기능을 갖는 힌지 방식의 곤충 대량사육시설 CN108901989A|2018-11-30|用于水产养殖的隔离式鱼类养殖池装置 CN110622908A|2019-12-31|一种流水养鱼式推水增氧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211430641U|2020-09-08|一种具有自动换水功能的水产养殖箱体 CN205409028U|2016-08-03|一种实验用狨猴笼 KR200306173Y1|2003-03-04|양돈용 습식 급이기의 사료 추출장치 CN204518872U|2015-08-05|一种用于鲤、鲫家系建立的脱粘孵化系统 JP4058719B2|2008-03-12|フィルタ CN210492214U|2020-05-12|一种水产养殖装置 CN211607898U|2020-10-02|一种适用于斑马鱼溢流养殖系统的养殖缸挡水板 CN210746776U|2020-06-16|一种箱型渔业养殖用排污套管 CN102283158A|2011-12-21|一种构建三角帆蚌大规模家系的亲蚌繁育配组设施及方法 CN210746795U|2020-06-16|一种泥鳅养殖用捕捞装置 CN213246426U|2021-05-25|水族箱 CN210406729U|2020-04-28|一种海水养殖育苗生产换水装置 CN210299103U|2020-04-14|一种甲鱼养殖用甲鱼幼苗流转装置 CN210900839U|2020-07-03|畜牧用幼崽饲养笼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26199.2U|CN214339472U|2021-02-04|2021-02-04|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CN202120326199.2U| CN214339472U|2021-02-04|2021-02-04|一种独立排污循环水立体养殖盒|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